产业电商:AI赋能与供应链升级
1. 商务部:产业电商加速接入AI大模型,交易额显著增长
3月21日,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负责人介绍了2025年1—2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情况,特别强调产业电商平台加速接入人工智能大模型,以增强产供链韧性。这一举措推动了产业电商供采对接,打造“电商平台+产业带”的新模式,深入推动实数融合。通过“生活服务平台+丝路产业带”的多品类、多国别全球供应链,丰富了国内优质供给。
同时,“出海平台+国内产业带”带动产供链上下游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升了中小商家的品牌化、品质化水平。1—2月,重点监测的产业电商平台塑料、电子产品交易额分别增长了7.1%和6.7%。
AI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产供链协同效能。产业电商平台加速接入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领域由运营管理环节向产业全链路拓展,聚合长尾需求精准匹配供需,打造小单快返、柔性定制的数智化产业链。来源:商务数据中心
2. 上海印发行动方案!推动工业品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
4月1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部门日前印发《上海市推动工业品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旨在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工业品跨境电商的规模化、高质量发展,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该方案的核心内容包括:一是到2027年,培育一批具备全球布局能力的工业品跨境电商重点企业,包括:5家在MRO工业品(维护、维修和运营类)等领域具有市场影响力的通用型企业;8家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领域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垂直型企业。力争实现工业品跨境电商总营收1000亿元,并显著提升海外业务收入占比。
二是重点任务,支持通用型电商平台化发展、推动垂直型电商国际化拓展以及鼓励制造业企业开展跨境业务。
三是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区块链等技术创新。四是优化贸易环境,支持企业采用跨境电商直接出口(9710)和海外仓出口(9810)模式,提供优先通关、便捷收结汇等支持。对符合条件的9710、9810业务企业给予专项支持。
促进“跨境业务+产业集群”联动发展,加快语料库建设等政策支持。该方案的实施将有助于上海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产业发展生态,推动工业品跨境电商成为外贸增长的新引擎。来源: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3. 市场监管总局将加快推进人工智能领域国家标准研制工作
市场监管总局近期将围绕人工智能领域发布一系列国家标准,持续引领行业规范发展。据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王秋苹介绍,随着人工智能产业和应用快速发展,去年年底,市场监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对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进行了新一轮规划。
今年先后发布了人工智能大模型通用要求、测评指标与方法、服务能力成熟度评估等国家标准,为规范人工智能应用“夯基架梁”“铺路架桥”。近期,正在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国家标准研制工作,进一步落实《指南》总体布局,持续健全人工智能领域国家标准。来源:市场监管总局
消费电商:政策激励与本地生活新趋势
1.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谈2025年1-2月我国消费市场情况
2025年以来,在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等政策拉动下,消费市场总体呈现平稳发展态势。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7万亿元,同比增长4.0%,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0.5个百分点。
1-2月,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7.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5.0%,占社零总额比重为22.3%。实体零售中,仓储会员店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便利店、专业店、超市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9.8%、5.4%和4.0%。来源:商务部新闻办公室
2.商务部:将围绕扩消费开展四方面工作
3月25日,商务部召开扩消费专题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表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加强协同联动,加快形成工作合力。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协同推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商务部将围绕扩消费开展四方面工作。一是升级商品消费,稳住消费大盘;二是扩大服务消费,挖掘消费增量;三是培育新型消费,增强消费动能;四是创新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活力。来源:商务部、光明网
3.八方面重点任务支持上海等五城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日前,经国务院同意,商务部《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已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若干措施》指出,为支持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以下统称相关城市)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消费环境,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出积极推进首发经济,优化入境政策和消费环境,更好发挥免税店和离境退税政策作用,办好各类大型消费促进活动,推动商贸流通高质量发展,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提升消费供给品质,加强对外宣传推介的八个方面重点任务。来源:中国政府网
4. 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在京召开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总结2025年一季度消费品以旧换新阶段性工作进展,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3月28日,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在京召开。
会议指出,2025年以来,商务部会同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取得积极成效,有力带动了消费持续回升向好,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会议强调,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是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内在要求,对提振消费、扩大国内需求具有重要作用。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取得更大成效,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来源:人民网
5. 上海将在市中心打造国际珠宝时尚功能区
3月3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关于支持黄浦区建设上海国际珠宝时尚功能区的若干措施》。《若干措施》自2025年4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30年3月31日。
《若干措施》明确,为助力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充分发挥我市黄金珠宝产业基础良好、品牌集聚度较高、专业服务机构较全等优势,结合黄浦区黄金珠宝产业链较为完整的资源禀赋,支持在黄浦区建设上海国际珠宝时尚功能区,力争实现年销售总额超千亿元、零售总额超百亿元,构建黄金珠宝时尚产业新格局。来源: 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网、澎湃新闻
直播电商:AI工具与全球化布局
1. 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91亿人,2024年我国网络直播用户8.33亿 职业主播3880万
作为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的重要活动,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3月26日在成都发布《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报告显示,截至去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91亿人,网民使用率为98.4%,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第一大互联网应用”地位愈加巩固。
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8.33亿人,同比增长1737万,占网民总数的75.2%,较上年提升0.5个百分点。其中,电商直播以强劲势头领跑垂类赛道,带动职业主播规模同比增长1.5倍至3880万人,企业自播(“店播”)成为新增长引擎。这一数据不仅印证了直播业态的持续繁荣,也揭示了中国数字经济向纵深发展的新动能。来源:澎湃新闻
2. 直播电商大爆发,全球市场将飙升2587.6亿
日前,据外媒precedence research研究,2024年全球直播电商市场规模估计为149.3亿美元,预计将从2025年的198.6亿美元增长至2034年的2587.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33.01%。直播的普及、消费者互动需求的增长以及社交媒体与直播商务的融合正成为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2024年,亚太地区的直播电商市场规模为98.5亿美元,预计到2034年将增至1720.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33.11%。该地区凭借庞大的人口基数、迅速增长的智能手机普及率以及发达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成为直播电商的核心市场,并预计在未来十年继续保持主导地位。北美市场预计将以30.0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为所有地区中增速最快。与此同时,欧洲市场的增长也不容忽视,预计复合年增长率为26.98%。来源:precedence research官网、电商报
丝路电商:政策调整与市场拓展
1. 市商务委召开2025年“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工作推进会
4月2日下午,市商务委召开2025年度“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工作推进会,总结部署深化先行区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市商务委副主任周岚主持会议并讲话,浦东新区等相关区商务主管部门、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丝路电商”国际智库联盟、重点电商平台、部分快递物流企业和相关行业协会组织负责同志交流本单位工作推进情况,就建设好先行区提出意见建议。
周岚强调,2025年是深化先行区建设的关键一年,要全面深化制度开放、产业发展和国际合作,高质量建设“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一是要抢抓发展机遇;二是要推动功能升级;三是要抓好节点任务。结合商务部统一安排部署和本市工作要求,高标准完成先行区建设方案的38项任务举措。来源:上海商务
2. 上海: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提升跨境电商海外仓出口退税便利
日前,上海印发《上海市推动工业品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出,提升出口退税便利。发挥海外仓综合服务平台作用,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提升跨境电商海外仓出口(9810)退税便利。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海外仓出口退税办理最新规定,制订形成本市落实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9810)出口货物预退税操作细则,确保便利性优于国家相关要求。支持工业品跨境电商等有条件的跨境电商企业率先开展海外仓出口(9810)“离境即退税、销售再核算”便利化退税试点。来源: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财联社
3. 美国5月2日起取消中国小额包裹免税政策
4月3日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将从2025年5月2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2:01开始,取消对来自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的小额进口商品的免税待遇。此后,从中国通过国际邮政系统向美国寄送的价值低于800美元的货物将被征收其价值30%或每件25美元的关税(2025年6月1日后增至每件50美元)。
白宫表示,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将于90日内提交报告,评估有关行政令的影响,并考虑是否把有关规则扩展至来自澳门的包裹。
据悉,特朗普于当地时间2月1日签署行政令,宣布从2月4日起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同时撤销“最低限度豁免”(de minimis exception)规定。在此机制下,价值800美元以下的商品入境美国无需经过海关检查,也无需缴纳税款。特朗普2月7日再签署行政令,将暂时维持中国低价包裹享有的免税待遇,直到“建立起完善且高效的系统来全面征收关税”。
彭博社报道称,此举可能重创中国对全球最大经济体的商品出口。中国企业在2024年向美国出口价值5250亿美元的商品,大部分将受到冲击。来源:新华网、东方财经